大概是遺傳了老爸怕麻煩又大而化之的個性,我出門在外大多走「輕裝簡行」路線。
打包概念就像一門篩選藝術,也考驗取捨功夫。能捨的多,才會得到更多。
說實在,我也不是從小就很會打包。
小學遠足前一天、中學畢旅前一晚、一直到北上台北求學前準備生活家當,
都曾經讓我非常傷腦筋。
常常在出發前一天堆的房間滿地東西,
再一個一個挑選、裝箱打包,曠日廢時,令我厭煩不已。
漸漸發現,生活中,尤其是需要長時間移動的旅行,
能越簡單就越輕鬆,也越有頭腦去想其他更重要的事,
自己才慢慢發展出一套輕打包哲學。
演練到現在,我可以在30分鐘內收好出國行李,
因為平時就有一套旅行專用的收納邏輯在我腦袋裡;
也有平常就standby在我櫃子中的旅行專用組專用包,輕鬆丟進行李箱分門別類就搞定。
其實,要從平時伴我們生活的眾多日用品中取捨,
再放進能扛著走的有限行李箱空間中,真是需要時間練習。
關於打包,我有幾個發現:
打包概念就像一門篩選藝術,也考驗取捨功夫。能捨的多,才會得到更多。
說實在,我也不是從小就很會打包。
小學遠足前一天、中學畢旅前一晚、一直到北上台北求學前準備生活家當,
都曾經讓我非常傷腦筋。
常常在出發前一天堆的房間滿地東西,
再一個一個挑選、裝箱打包,曠日廢時,令我厭煩不已。
漸漸發現,生活中,尤其是需要長時間移動的旅行,
能越簡單就越輕鬆,也越有頭腦去想其他更重要的事,
自己才慢慢發展出一套輕打包哲學。
演練到現在,我可以在30分鐘內收好出國行李,
因為平時就有一套旅行專用的收納邏輯在我腦袋裡;
也有平常就standby在我櫃子中的旅行專用組專用包,輕鬆丟進行李箱分門別類就搞定。
其實,要從平時伴我們生活的眾多日用品中取捨,
再放進能扛著走的有限行李箱空間中,真是需要時間練習。
關於打包,我有幾個發現:
- 收行李也能看個性
多年旅行經驗,看過形形色色的旅人,發現一個有趣現象:
多數男生通常不愛旅行時身上有其他太多束縛,
手能不提就不提、肩膀能不背就不背,身上總有一件衣物是多口袋式,
最好所有東西通通放進去,兩手空空的輕鬆旅行;
而多數女生則是大包小包,
基本生活用品帶不夠恨不得把整個寶雅、全聯或便利商店也搬走,
甚至見過有人連超重大罐玻璃瓶裝的保養品都塞進行李箱,
好像沒把在台灣生活的便利都帶走,就會失去安全感似的。
打包也分派。
有衣服包包鞋子配件占滿4/5行李箱的時尚派、
有裝滿泡麵零食小吃的念舊美食派、
還有3C商品加配件樣樣齊全缺一不可的科技新貴派......,
當然也有超級灑脫務實派,
只帶了護照、現金、手機,
和一套換洗衣物就能登機的打包界大內高手
(是稀有動物!公益旅行專家褚士瑩在新書中提到的自己就是很經典的例子)。
我則是漸漸從一個愛美愛吃的時尚美食派,練就成半個灑脫務實派:P。
- 旅行快樂指數和行李重量成反比
2009年環遊世界時,藉著交換學生人在歐洲,順道讓自己多走訪幾個國家到處拜訪朋友。
但唯一棘手的問題就是行李:
我得跟「駝獸」一樣扛著半年來累積近50公斤的家當到處飛!!
因此,那趟旅程結束後,真心覺得:
出門在外,讓自己身輕如燕,不知不覺心情也會跟著輕鬆起來。
不然想到馬蓋仙在2014西班牙之旅的最後一天,
當行李已經累積到一個爆炸重的境界(因為幫許多家人朋友代買東西),
一邊找路、一邊揮汗當我私人駝獸(誤)的那副臭臉,
我想,還是下不為例。
喜歡輕裝還有另一個原因:
若目的地的人民生活有點匱乏,還可以謄出一些重量額度帶點物資。
例如我2013年去蘭嶼時便響應「多背一公斤」計畫,
自己只帶了一個後背包,另外準備了一個大手提包裝滿文具、生活用品等,
到了當地順路捐給蘭恩文教基金會與蘭嶼居家關懷協會。
當遊客之餘盡綿薄之力奉獻小小心意,
除了給自己更加美麗的旅行心情,也替整趟行程添加了特別的回憶。
- 「特務」給我的打包靈感
美國影集Person of Interest(疑犯追蹤)中的帥氣男主角John Reese探員,
除了過人的身手與帥氣臉龐之外,
說過一句令我極度印象深刻的話:「只要一張護照、一套西裝,其餘的我都不需要。」
實在是太帥氣啦!!!
很難想像這世界上有人可以如此灑脫的過日子,
不過仔細想想他的話也有幾分道理:
因為工作特殊的關係,他沒有家人、沒有固定住所、得全世界跑透透支援任務,
所有他所需的工作知識都在腦子裡了,
他只需要這個世界要求的身份識別,與一套現身時需要的百搭西裝即可。
全世界能如此豁達的割捨掉所有不必要身外之物的行業,大概非特務莫屬了!
電影Up In The Air(型男飛行日誌)中的男主角也有個發人深省的提問:
「若只能把人生中的重要人事物打包進一個後背包,這個後背包會有多重?」
他認為這個包袱越重,人就會前進的越慢,也會越快接近死亡。
因此,這兩位特別的男人讓我認清打包永遠能遵循的大原則:
放下原本熟悉的生活模式,只留真正重要的在身上。
- 所以,行李箱到底要裝些什麼?
我把自己推崇的打包精神濃縮成一句話:「認真抉擇最需要,用力割捨不必要。」
再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品項分為3類:
1. 必備品 (隨身攜帶用)
2. 多功能用具 (例如一衣多穿的設計)
3. 超輕量旅行用品 (輕量化材質)
我的隨身包裡除了護照、少許現金、類單相機、旅行文件之外,
就是這一小袋夾練袋裝的萬用必備品:
薄荷精油(預防頭暈頭痛蚊蟲叮咬)、
眼藥水(戴隱形眼鏡防眼睛乾澀)、
唇膏(防乾裂)、
牙刷牙膏、
洗面乳
以2014二十二天西葡之旅為例,我的衣物有:
5件上衣、3件長褲、1件短褲、2套洋裝、2雙鞋子
(但旅程結束後發現可以更精簡! 因為行程中一定免不了替自己添購新衣 XD)
(但旅程結束後發現可以更精簡! 因為行程中一定免不了替自己添購新衣 XD)
2人用品只佔了29吋行李箱的半面
外加一個後背包(配合西葡的崎嶇石板路不適合滾輪行李箱)專帶3C品與高價品
另外半面塞點思鄉小糧食
2014 西葡之旅裝備一覽
旅行天數: 22天
人數: 我跟馬蓋仙2人
行李: 29吋硬殼滾輪行李箱1個、登山後背包1個
行李總重: 約18公斤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