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-11-29

在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吃大餐?

2009年的平安夜,
與朋友漫步在馬德里街頭,
平日最繁忙的大街竟意外靜悄悄,
沒幾家營業的店面,
連要找個吃飯的地方都有點困難!

想起台灣的除夕夜可是人聲鼎沸、炮竹聲不斷,
搶頭香、看秀看表演、逛街、打牌...
即使寒風吹拂,大街小巷裡依然充滿人潮。

在馬德里的巷弄中,我只看到一扇扇透著溫暖黃光的窗,
不禁開始想像窗內的畫面:
圍著長桌與爐火的一家人,一邊大口吃肉喝酒、一邊暢快聊天。
桌上的佳餚是媽媽或祖母的祖傳手工料理、而且當日現做,
出外打拼的一家人終於在這個時候可以好好聚在一起,幸福的分享。

我跟朋友好不容易找到一間看起來不錯的餐廳,

而一向走省錢背包客路線的我說服自己,

耶誕佳節慰勞自己吃頓大餐吧!


果真創下自己單餐最高價紀錄:25歐(約合台幣1200元)

雖然花了那麼多錢、在那樣華麗的餐廳中享受微醺,

也圓了個在歐洲過耶誕的夢,

我卻覺得好像少了什麼......

現在終於懂了。



逢年過節,

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就是家裡的廚房,

最大餐就是媽媽或爸爸或爺爺或奶奶親手做的私房料理。

我也才終於懂了我家老爸每年年夜菜的堅持:

堅持自己煮(才有fu)、堅持10道以上的功夫年菜(替家人預約來年的完滿)

也因為這個堅持,

當現代忙碌家庭開始預約年菜、年節氣氛淡薄之際,

我們家始終保有舊時圍爐的過年氛圍。



就像每個法國小孩不管到哪、不管幾歲,

最永生難忘的滋味便是小時媽媽的Home-made cookies or cakes

還沒當媽的我開始立下心願,

未來的廚房要能媲美飯店的廚房與餐桌,

卻依然保有家的溫暖─

不須砸大錢與太多華麗,平淡簡單又溫馨的幸福可以從自家廚房打造。



畢竟,

那兒就是讓家人暖胃又暖心的地方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